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

日本雜談

多次到日本的遊玩,雖說以輕鬆行程為主,但還是不時會有留意到文化上大家的相異之處。

過去不少研究就曾探討東亞地區各地男女地位差異,主要探討:香港、台灣、中國內地、韓國和日本之間有甚麼不同,背後又往往牽涉當地文化而更加不同。總的來說和世上不少地區原來的情況一樣,上述各地區本來都較為重男輕女,由於有近150年被英國殖民的歷史,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香港相對而言算是最為男女平等的地區之一了。

還記得有次於日本晚餐時,女伴打算久違的付款,筆者一向沒有大男人自己付鈔的架子而未有在意,但當侍應拿帳單到來時,卻留意到侍應有一個輕微而明顯的動作,把帳單送到筆者面前而刻意忽視女伴已準備好的現金。雖說當時有一剎那當機了,但那個動作卻巧妙得令筆者自然而然地從自己的錢包內付鈔結帳。

事後女伴一念不解,詢問怎麼侍應的整個動作有點微妙的感覺,筆者告知女伴觀察所得,並一同談論是否文化差異的原因。也許日本文化中若由女方付鈔,會是一件很「失禮」的事,因此慣常由男方付款。而侍應的動作卻是一種為男方保留面子的做法,甚至文化中會認為是體貼的行為,相反假若侍應任由女方付鈔,可能會被店東視為失職也說不定。只是在女生的角度而言,特別是來自香港的女生可能會感到有點被冒犯吧?但反過來說如果是來自同樣以「大男人」聞名的韓國可能就完全沒有問題了。

旅遊,有些人簡單視為放鬆、部分人認為就是要盡情的吃喝玩樂,亦有人希望遠離人煙盡量貼近大自然,欣賞各地建築藝術的人亦不在少數。而筆者最希望的是可以多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,同時去與自己的地區多作對比。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,學懂更多亦可以重新檢視自身。

文化與文化間本來就沒有誰比誰高尚。學懂欣賞,總比硬是要比較優勝劣敗來得寫意。

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

[1999UP 系列](一): 冷靜到不願溝通

當中最奧妙既冷靜,莫過於有種時刻令你既冷且靜,近乎童年陰影式既外力幫你制造一個「冷靜空間」

試想像一個既小朋友係一次默書入面拎到80分
相對於平時只係做到60分其實都幾鼓舞
佢身邊既人就同佢講「咁點丫大把人都默得好過你啦」

小朋友無氣餒,終於考到100分
「咁點丫你又唔係全級第一」
如是者「咁點丫你又唔係全港第一」「咁點丫鄰近既地區好多人都叻過你啦」咁不斷打擊落去

一種「咁點丫又唔係XXX」既心態
絕對會令人熱情冷卻
小朋友好快就唔會主動學習
努力讀書有成果
無人讚不特止仲會下下車盤冷水落黎幫你冷靜

貓貓狗狗都識呢個道理
原來做極HAND HAND都無野食
咁我點解要做

科技發達令人與人溝通容易左
但同時令人唔再謹慎看待溝通呢件事
輕視自己一言一語、每個動作所帶來既影響
亦忽視身邊人字裡行間、每個聲音帶來既意思

就好似由冷靜都可以9UP到溝通
其實又算係乜野意思

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

《無盡》的旅途 - Supper moment

追求夢想,似乎很多人的目標所向
有人說:「夢想應該是高得捉不著的」
又有說:「夢想應該是令你奮不顧身的」

有人認為:「夢想,是年輕人所仍然擁有的」
亦有說法:「夢想,是無數失敗艱辛中成功」


夢想與現實,是社會中永恆的課題
年少是的我們有很多不著邊際的憧憬及想法
隨著年月的過去,總會感覺到現實總是無情的把夢想一刀一刀剮下來
現實強迫著你學會妥協、順從

不論那是否合理
因為那似乎來得更容易

的確,追求夢想,就像「踏上這無盡旅途」

所以,supper moment 說:「難得夢一場革命不老」

這一刻,有些事情的確應該好好的去追求
在某個夜裡後悔又有甚麼意義?
倒不如,趁有限的時間,好好去實現自己的夢想。

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

「可以把誰來拯救、逃離人類荒謬」-Dear Jane

有時日常太多荒謬
只是在等待被拯救
不是沒有面對的勇氣
而是沒有接連不斷反抗的力氣

所以當有人朝你伸出雙手
總是那麼不假思索的打算擁抱

雖然「我們身邊太多批評」
但如果可以、你會有哪一個想保護的人
大聲喊「站在我的身後 要確保你無愁沒憂」

究竟「哪裡只得我共你」?
哪裡可以「浪費溫馨一世紀」?
對你來說、那裡只需要有我共你.....

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

回憶來襲時難免失落、

淡淡的一個如果、願我可

其實無論怎麼都已過、

只是一個可惜既如果、亦有一個可笑的結果

再問自己長路漫漫是如何走過



缺、崩壞了

為甚麼不像過去的

受過傷、再煉成受傷前傷害他人

這是為甚麼


2017年2月13日 星期一

「既然浮生就如遊戲 」- 《黑擇明》

夕爺的詞,有一首筆者的確很喜歡

《黑擇明》當年是寫給企圖輕生的卓韻芝,只是後來不少人聽到這道歌詞及旋律時,都被拯救過來。就如當年十大中文金曲的金針獎時,林夕提及一位讀者的來信,支撐讀者渡過的就是夕爺的黑擇明。林夕一度得過焦慮症,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不是容易處理,不是容易面對的事,相信林夕病癒後,對此別有一番體會。

在此筆者亦想稍稍一提,作曲的C.Y. KONG此曲亦是一絕。筆者雖偏愛BAND SOUND,但此曲的抒情感,配入夕爺的妙詞、陳奕迅的聲線,倒是令筆者多次聽後,有種紓一口氣的感覺,就是一種情緒得到宣洩的感覺。是的,可能正如《男人KTV》的一句:「沒有歌、怎敢說心事」

近年來社會上都積累了不少壓力:
「失戀也死 走去死 走去死 你母親傷心到死 內疚未」感情,會令我們覺得失去一切
「誰人逃不出債主 似三歲跳飛機 悲夠未」錢債,迫到盡頭又怎及生命可貴
「抑鬱也死 想去死 想去死 你當你醫生已死 沒見地」對於長期病患,折磨無日無知
「忘掉了雙星報喜 把天井當悽美地 煽未」就算曾經有過的喜劇,都不足以長久溫暖人心

正如副歌前的歌詞所說,大家都知道這個都市的種種問題:「他很有心 很會講 黑暗中 老百姓怎麼發出 熱與汗」是的,這並非只是日本導演黑澤明所拍出的問題,亦是不少細味過《黑擇明》歌詞者的同感。

筆者對於敢於輕生的人,只想起一句支持話:「既然敢於輕生,又為什麼不用同樣的勇氣,再次站起來,去負隅頑抗這可說的命運呢?」

是的:「死亡遲早都找你,切勿憑自己」

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

「怪那一位安徒生 故事編寫得太動人」 - 《安徒生的錯》

「從前誤信謙遜 坊間先會表揚
原來是更荒旦 蒼生先會誇獎」

這些年來,世事往往比劇本更荒誕,曾經大家信守的價值在一點一滴地改變。小時候相信的謙遜卻被認為陰沉、引人注目的浮誇卻得到讚賞、對自己份內事應有的風骨卻看到他人推諉了事。

「為何善惡不分 偏偏得到景仰」

為甚麼呢?所謂的「善惡到頭終有報」呢?為甚麼「富者田連阡陌、窮者無立錐之地」呢?為甚麼一直所學到的世界沒有「大同」,只有爾虞我詐,只有利益?但即使如此,即使就如邱吉爾所提及:「Any man who is under 30, and is not a liberal, has no heart; and any man who is over 30, and is not a conservative, has no brains.」一樣。

藍奕邦此詞寫出不少「初出社會的迷惘」和「久在社會的唏噓」,輕吁一口氣之後,聽過此曲的筆者認為仍然應當堅守初心,仍然需要咬緊牙關。

是的,一切都是「安徒生的錯」。